
公民參與
近年來,由於累積了「文山學」多學期的專題式課程經驗、環境與社區學程多年的做中學公民參與成果,加上核災、震災、石油與糧食自主危機、食物安全危機、高齡社會等等課題接踵而來,文山社大與社區共學社群組織意識到該是建構文山學、累積地方知識力量與擴大公民參與力量的時候了。
熱門文章
-
2013 景美溪鴨鴨放流暨淨溪活動
作者 社大行政團隊69985
-
2013年活化萃湖活動 ─寫生、攝影及外來種移除
作者 社大行政團隊33990
-
折頁設計
作者 社大行政團隊8505
-
復興景美文化軸帶,尋找新人文渡口 【現代新渡口】公共論壇
作者 社大行政團隊6480
-
青銀共創提案活動─台大串市場
作者 社大行政團隊6341
興隆路與下崙路口的木柵公園裡,有個美麗的小慈湖「萃湖」,是台北市難得的天然濕地公園,珍貴老樹和蕨類形成蟲鳴鳥吟的樂園,成為居民寫生與攝影的好去處。 萃湖曾因管理疏忽,讓民眾卻足。近年,文山社大與李新議員、明興里、樟林里、公園路燈管理處攜手努力,營造生態浮島 活動時間:102年7月21日(周日)上午10:00-12:00 102年7月28日(周日)上午10:00-12:00 102年8月04日(周日)上午10:00-12:00 102年8月25日(周日)上午10:00-12:00 活動地點:木柵公園萃湖(興隆路與下崙路口游泳池後方) 報到地點:萃湖休憩椅區 活動流程: 時間 項目 內容 9:00-9:30 報到 開心來簽到…
為了增加木柵公園內「小慈湖」萃湖的原生鯽魚、鱔魚等生存空間,由全聯佩樺圓夢基金會贊助,文山社區大學主辦,明興社區、安康平宅等在地社區民眾共同參與,公園處指導,於10月5日上午首次舉辦志工下水摸魚的「萃湖外來種移除」社區活動。 文山社大校長鄭秀娟表示,為了減少外來強勢魚種威脅,志工們以虹吸方式來略為降低萃湖水位,再以人工方式圍捕摸出逾百魚虎、吳郭魚,也希望民眾不放生、不棄養外來種,共同打造萃湖成為原生物種的樂園。 文山社大於去年秋天與明興社區合作,邀請荒野保護協會陳德鴻老師開設濕地生態課程,以萃湖為基地,展開外來種移除(象耳澤瀉)、生態浮島搭建、生態紀錄與外來種監控的行動學習。但由於外來生物來勢汹汹,移除工作有賴長期執行,有必要擴大邀請社區民眾共同移除,因此,在全聯佩樺圓夢基金會的贊助下,社大於今年6月舉辦第一次外來種移除的社區活動,但發現水位過高,志工捕撈外來魚的效率不佳,因此與學者專家共議變更移除方式,決定以虹吸方式略為降低萃湖水位,方便在萃湖中度水位區”混水摸魚"的志工群作業。 時間 活動內容 說明 7:40-8:00 報到 8:00-8:15 嘉賓致詞 8:15-8:30 活動解說 活動解說,志工領取材料與分組 8:30-8:35 大合照…
位於文山區興隆路與下崙路口的木柵公園裡,有個美麗的小慈湖「萃湖」。不僅見證歷史變遷,湖畔的珍貴老樹和蕨類形成蟲鳴鳥吟的樂園,是居民散步的好去處。珍貴的自然資源需要用心維護,萃湖與池內與沿岸大量外來種侵入;非洲鳳仙、水芙蓉、象耳澤瀉、魚虎、吳郭魚、琵琶鼠、美國螯蝦等。外來種壓迫本土種的生存空間,嚴重影響生態平衡。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自101年起,與公私部門緊密結合。在荒野保護協會陳德鴻老師指導下,引導在地民眾與本校學員進入萃湖。除濕地生態教學外,亦執行了外來種移除(象耳澤瀉)、生態浮島搭建、生態紀錄與外來種監控。本年度六月起,我們將舉行為期一年的外來種移除計畫,並於6月29日正式啟動。 時間 活動內容 說明 9:00-9:10 報到 9:10-9:30 嘉賓致詞 9:30-10:00 任務分配與解說 生態解說,領取材料、水與分組 10:00-11:30 移除外來種 陸地:移除非洲鳳仙花…
第 5 頁,共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