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積淵宗祠 (文山學學員林玉斌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有一間超過百坪的大型祠堂,不是建在平地,而是建在一棟四層樓集合住宅的頂樓,它就是景美高氏下派三房的高積淵宗祠。 由羅斯福路六段的萬慶街走進約20多公尺,在景文復健科診所前,道路就一分為二。在右邊的道路,診所所在地這片樓房公寓的頂樓上,可以看到黃色琉璃瓦屋頂的高積淵宗祠,地址在台北市文山區萬慶街18號5樓。 (上圖:高積淵宗祠) 高積淵宗祠,全名下派三房積淵公祖祠(景美),又稱祭祀公業高積淵。祭祀公業高積淵,是向政府登記的法人名稱。 高姓族人,入閩祖高鋼(一世)傳至七世惠連(肇基安平始祖)再傳至十七世高山(肇基安溪大平始祖)。高山字積簣遷安溪卜居大平,子孫繁衍分為上下派十三房(上派22世佛字輩,下派23世積字輩)。高姓族人自稱上五佛下八積,至康熙領臺時各房苗裔(除下派二、五、七房)共十房,乾隆初年相繼渡臺居上淡水各地,隨處開發,舊時拳山堡(今大臺北公館以南區域的景美、新店、深坑、石碇等區),為其開墾主要地區。 各房於前清時期紛紛成立祭祀基金,放利生息、買田收租,待有規模則購地建祖祠。景美高氏上派 三房、四房與下派長房、三房、四房皆建有各房派之祖祠。高積淵宗祠,為下派三房高積淵之子孫,為崇祀始祖積淵公而設立。 …
景美老街三座廟宇 (文山學員邱螢輝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一、景美集應廟 (上圖:景美集應廟) (一)建廟歷史 景美集應廟位於景美街37號,景美夜市內。清咸豐10年(1860)由移墾來台的福建泉州府安溪縣高姓族人始建於竹圍內(現景美國小南側);清同治6年(1867)遷地重建於現址,建有前後兩殿及左右迴廊,20多年後〈1894光緒20年〉才又增建左護龍,今正殿內懸掛建廟當年高氏族人敬獻之紀念匾額「太平世澤」。 此後廟宇曾經三次大整修,歷次均留下匾額或碑刻紀念。1924~26〈大正13~15〉年整修主殿,並增建右側護龍,完成廟宇現貌,留有「威鎮東瀛」、「南閩遠服」等匾額及捐款芳名碑文;民國48~49年再次整修,廟埕前方增建戲台名「中正台」,也留下「澤普黎庶」、「神靈顯赫」、「安邦護眾」等匾額及捐款芳名碑文;民國92~94年第三次整修,有「睢陽傳徽」匾額及「第三級古蹟景美集應廟修護工程碑」,石碑立於廟前,碑文略記廟史及此次整修經過、捐款芳名錄〈背面〉。 民國74年因以其深具歷史及文化意義、保護得當,政府公告為三級古蹟。 (二)保儀尊王、保儀大夫信仰與景美高、張、林三家族關係 集應廟供奉保儀尊王張巡,俗稱尪公或尪元帥,相傳係唐代安史之亂死守睢陽城壯烈殉難的守將張巡與太守許遠,其忠義精神受人民崇敬,肅宗時建廟祭祀名為「雙忠廟」。唐末中原動亂,河南光州高、張、林三姓族人南遷避難,隨身攜帶尊王神像以求庇護。三姓族人安抵福建安溪落戶後,為感激保儀尊王的一路庇祐,乃建廟供奉,在遷徙過程中三姓族人「集體感應」到「尪公」的指引保祐,乃將廟命名「集應廟」,成為安溪三姓族人保護神。…
桌款待民國甲午年農曆正月24日(民國103年2月23日)木柵集應廟舉辦保儀尊王(尪公)貓空巡境活動,活動緣由是在農業社會時期在農作物易得蟲害影響收成的情況之下,地方會迎請被玉帝敕封「驅蟲害神」的「保儀尊王」至田裡巡境,以確保農作物能順利豐收,稱之為「迎尪公」。目前木柵集應廟也維持此一傳統,每年在農曆正月23日上午至貓空巡境,下午在木柵區域遶境。今年民國103年正值建廟120周年,由於參加遶境的隊伍太多,時間太緊迫,因次將巡境貓空的活動延後一天舉行。 就在早上八點,參加巡境的人員陸續報到,八點半樟山寺夜宿在集應廟的保儀尊王尪公二祖、木柵集應廟的保儀尊王尪公老祖及申國夫人尪娘從神龕上請出上轎,九點整在北管熱鬧樂聲中巡境隊伍拜廟後正式出發。這次巡境的隊伍依序有前導車、花車、保儀尊王令旗、頭燈頭旗車、風帆車、女子花式樂隊、樟山寺保儀尊王神轎、女子獻花隊、申國夫人神轎、貓空復興團北管團、「八爺(二爺)、七爺(大爺)、雷萬春、南齍雲神將團」、及最後保儀尊王神轎。 巡境以步行及車行交替進行,路線幾乎涵蓋貓空所有產業道路,沿途貓空居民擺設香案、鳴炮接駕,仍可感受信徒虔誠的信仰。由木柵集應廟步行出發,右轉保儀路26巷、右轉保儀路、左轉指南路一段、過道南橋左轉新光路一段、右轉秀明路二段,在秀明路協天宮拜廟之後,隊伍上車,車隊由秀明路左轉萬壽路到指南宮登山口,在此居民商家擺設香案、歡喜接駕,車隊再折回沿萬壽路左轉政大一街,左轉指南路三段進入貓空。沿著指南路三段上山經草湳橋後,在指南路三段40號公車站牌前下車,前方有一半圓形木棧平台,視野非常良好,巡境隊伍在此下車整隊。此時附近信眾在現場已準備好油飯、肉羹及飲料,以款待巡境隊伍的辛勞。用過點心之後,巡境隊伍以步行方式前行,經天恩宮、貓空纜車站、指南路三段38巷及34巷至樟山寺,沿途商家、茶農、信眾擺設香案祭拜,登山遊客也欣喜拍照這難得的山區巡境陣頭,特別是神將團的八爺范將軍(范無救)最受歡迎,也很熱情地與民眾拍照,雖然帶來交通的短暫阻塞,但畢竟也是一年一次的民俗慶典活動,上山的遊客就請擔待一下了。 …
民國103年正逢木柵集應廟建廟120周年紀念,於農曆正月23日舉辦巡境祈安慶典活動,該日是國曆2月22日星期六,由於逢十又是周末,參加慶典的隊伍及人員更形踴躍,木柵集應廟特別將平常上午在貓空山區巡境、下午在木柵區域遶境的例行行程變成兩天來分別舉行,即周六在木柵地區平地區域遶境、周日在木柵山區巡境,以便有更充裕的時間把活動辦得更周全,以表達對保儀尊王虔誠的信仰。這是木柵集應廟每年都會舉辦的巡境祈安慶典活動,今年適逢建廟120周年,特別擴大舉辦。 參加本次巡境隊伍分成幾種類型: 一、木柵地區的廟宇:樟山寺、忠順廟、聖母宮、天和宮、協天宮、指南宮 二、張姓家族的廟宇:木柵集應廟、淡水坪頂集應廟、淡水興福寮真聖宮、 淡水義山集應廟 三、張姓家族宗親:張慶旺祭祀公業、張簡廖宗親會、八里坌張氏宗親會、 …
民國103年2月16日(農曆元月17日)下午一點起,在景美集應廟廟埕舉辦豬公祭,主要是祭祀主神保儀尊王的庇佑,祭典日期於元宵節後,是擲茭所決定。今年值年單位是祭祀公業高萃記旗下的十五分甲,負責準備祭典事宜,並聘請道長上疏祭文,並設宴款待親戚好友連絡情誼。今年共有四隻大豬公,豬公嘴巴啣著鳳梨或橘子,脖子掛者錢幣項鍊及垂掛雞、鴨、魚及豬內臟,香案擺著鮮花、香燭、供品,並敬香獻酒,虔誠祭祀保儀尊王,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平安。豬公祭典的來由依真理大學宗教系張家麟教授的研究,是根據禮記士大夫祭拜天、地、神祇、祖先用豬祭拜稱為「饋食之禮」,而儒家鄉紳階級(士)以豬來祭拜保儀尊王張巡乃維持傳統禮俗精神。在過去農業時期,景美集應廟豬公祭典當日觀眾是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與現在工業社會僅由高氏家族維繫及觀禮,大異其趣。 景美高家之祭祀公業分為高同記及高萃記兩個系統,以景美「石門宮」盤古帝王廟為基點,南北延伸為分界線(今景興路)。高同記的區域是分界線以西,為沿景美溪西下之下游,高同記之同記代表「同心協力」,分成四甲分別是溪仔口甲、大坪林甲(含阿泉坑) 、台北市區舊鐵路以南、台北市區舊鐵路以北﹔高萃記的區域是分界線以東,為沿景美溪東溯之上游﹔高萃記之萃記代表「萃集一心」,分成四甲分別是內湖甲(含待老坑)、頭廷魁甲、十五分甲、深坑甲(包括石碇坪林)。(後來高萃記廟產再一分為四,分別是保儀尊王、高萃記、高集記、高材記。)祭祀公業有田地公產生產稻米,以「石」為單位(一石為120斤),每記分一百六十石,各記再分給各所屬之甲,每甲各四十石。 景美集應廟值年及迎香之甲份,就以高同記之祭祀公業四甲、高萃記之祭祀公業四甲及北投集應廟來輪值,其輪值的年份如下表所示: 年度 …
(圖一: 景美聖方濟沙勿略堂) 景美聖方濟沙勿略堂 2013年3月19日就任的羅馬天主教266任教宗的本名豪爾赫·馬里奧·伯格里奧(西班牙語:Jorge Mario Bergoglio),尊號是方濟各(或譯方濟,大陸譯:弗朗西斯,拉丁語:Franciscus,意大利語:Francesco,西班牙語:Francisco)。新教宗伯格里奧之所以選擇「方濟各」作為尊號,根據梵蒂岡副發言人羅西卡神父(Thomas Rosica)表示,新教宗選擇此稱號是為了尊崇「義大利阿西西的聖方濟各」(又名「聖法蘭西斯」),因為他是窮人的愛護者。聖方濟各是動物、商人、天主教教會運動以及自然環境的守護聖人,也是方濟各會(又稱「小兄弟會」)的創辦者。「聖」字,是指受到天主教封聖儀式加封聖人,所以有媒體報導新任教宗聖號為聖方濟,應為誤植。 在景美也有一座天主教堂與聖方濟有關,名為「聖方濟沙勿略堂」。 位於為台北市文山區羅斯福路5段150巷25號的聖方濟沙勿略堂,是隸屬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第五總鐸區,神父們以修會主保聖方濟沙勿略為該堂主保,於1970教堂改建時,將萬盛里天主堂名改稱萬盛里聖方濟沙勿略堂。有關該堂的建堂歷史可參閱附件一:聖方濟沙勿略堂歷史(資料來源:聖方濟沙勿略天主堂網站/建堂簡史) …
景美的西方教會彙總 目前在景美的西方教會,就筆者所知及讀者提供共有二十所。若有先進知道另有遺漏者,請留言告知,使資料更具完整性。二十所教會分別是: (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公館教會:位於汀州路四段,師大分部右前方 (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景美教會:位於景華街49巷1號,景華公園旁 (三)中華基督教景美浸信會:位於育英街63號 (四)中華基督教浸信會義美堂:位於景興路57號4樓,景興國中旁 (五)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平安堂:位於仙岩路22巷內,仙岩公園旁 (六)基督教會景美禮拜堂:位於溪口街14號,距離羅斯福路六段十公尺 (七)基督教靈糧堂:位於萬美街,辛亥國小旁 (八)新約教會景美教會:位於羅斯福路六段274號5樓,景美醫院旁 (九)基督教宣道會景美福音堂:位於興隆路二段281號6樓 (十)基督教聖潔會:位於興隆路二段244巷37弄2號1樓,由加油站旁巷入 (十一)基督教興隆教會:位於景華街167號…
(景美集應廟舉辦文昌帝君法會) 在傳統廟宇皆以諧音來暗喻吉祥的意涵,如廟有龍柱表示此廟有龍,意喻此廟很靈 (龍與靈河洛話同音) ;以螭虎圍成香爐稱螭虎爐,意喻祈福祿(河洛話);以四隻蝙蝠來表示賜福,以「旗球戟磬」暗喻「祈求吉慶」;又以「摸獅頭會出頭、摸獅尾剩家伙、摸篩獅嘴大富貴、摸獅耳吃百二」(河洛話)等等吉祥語,無非讓信眾入廟參拜時,能得到吉祥的祝福。 在祭祀時,也會以諧音的供品來討個吉利。景美集應廟在日前(國曆六月二日、農曆閏四月十三日)為考生舉辦祈求考運亨通的文昌帝君法會,廟方為參加祈福的考生準備一套祭祀供用,內容有文昌金、文昌符、考試文具、青蔥、蘿蔔(菜頭) 、包子、粽子、水及與文昌帝君對話的香讚祝文,法會也請誦經團來誦經祈福。準備的供品中蔥表示聰明,菜頭表示好彩頭,包子粽子表示包中,水表示文思泉湧;文昌符佩戴身上,考試時使用加持過的考試文具,保祐考試能順利好運。景美集應廟也為考生準備「及第鑼」及「文昌筆」,讓考生摸「文昌筆」能「妙筆生花智慧開」,敲「及第鑼」能「聲達天聽夢成真」,考慮真是週到,足感心。 有關祭祀文昌帝君的供品,仿間也還有準備其它祭品,如芹菜(表示勤勞、勤奮)、糕餅類(表示步步高升)、蒜頭(表示精於計算)、竹筍(表示順利、出一節高一節)、發糕粽子(表示高中)、桂花(表示富貴榮華)、油一瓶(表示加油)等,都是是出於諧音的吉祥暗喻;有人甚至說帶回去的蔥、芹菜、蘿蔔不要和丸子、蛋一起煮,免得"完蛋"。 其實到廟宇參拜,大抵是祈求心靈平靜,只要心誠則靈。有關吉祥的暗喻,主要目的也是讓參拜者心理得到安定,能心無旁騖的專注努力來解決問題。有道是:「天助自助者」,總要自己努力才能得到天神來暗助一臂之力吧!俗話也說:「盡人事、聽天命」,凡事自己盡全力而為,結果就坦然接受天命的安排了。至於準備甚麼供品?只要讓自己覺得心安就可以了。 (敲及第鑼及摸文昌筆)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分享在我的 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時通 上圖:禮斗法會中舉辦普施祭典 集應廟禮斗法會 在景美有一些廟宇會定時舉辦禮斗法會(或稱拜斗),如景美集應廟、仙跡巖廟、景美福興宮等。禮斗法會是道教廟宇重要的祭典活動,如同點光明燈、文昌燈、財神燈及安太歲,一方面滿足善男信女有消災、祭改、祈福的需求,一方面也增加廟方收入,以維持廟宇日常運作。 根據「道教全球資訊網」有關禮斗法會的說明如下: 「各宮廟舉辦祈安植福禮斗法會,其主要目的是:凡人在世,在三光之下難無褻瀆愆尤,身處五濁之中難免招障過咎,而星辰不順,運限乖鈍,恐惡星照命,慮災禍相刑,為此,虔誠禮斗,祈求上蒼賜福;吉星高照於身宮,瑞氣長環於命座,逢凶化吉,以暗易明,元辰光彩壽算延長,平安吉祥。禮斗就是祭拜斗燈。斗的意義,依一般說法系指「星斗」,斗內有燈,等於星光閃耀;天上群星皆屬「斗部」,人之十二元辰所屬,故或稱「元辰燈」,則在命根的象徵,祈之得福。民間俗信「北斗解厄、南斗延壽」。自古以來,人們普遍重視拜斗。」 景美集應廟於壬辰年農曆正月三十(國曆二月21日)、二月初一、二月初二,一連三天舉辦保儀尊王禮斗法會,其法會通知載明舉辦活動原由及其意涵:「為恭祝本廟主神保儀尊王聖誕千秋,擇於壬辰年農曆三十日至二月初二日止,啟建三天禮斗法會,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工商發展,地方安寧,社會祥和。法會期間,依照科儀,誦經禮懺外,並設有禮斗,為善信登疏祈禱,伏冀神澤廣被,納福迎祥,敬請本廟信徒,及諸位善信大德踴躍報名參加,共襄盛舉,如欲參加大德,請親自提早自本廟報名登記家族丁口,以便入疏安斗。」 集應廟的禮斗法會斗名共分成二十八類,分別是:保斗主儀尊王總斗主、保儀尊王副總斗主、玉皇上帝斗主、圓明斗主、天官大帝斗主、地官大帝斗主、水官大帝、中斗斗主、東斗斗主、南斗斗主、西斗斗主、北斗斗主、林ㄤ媽斗主、大德禪師斗主、保儀大夫斗主、玄天上帝斗主、孚祐帝君斗主、盤古帝王斗主、五谷先帝斗主、天上聖母斗主、觀音佛祖斗主、關聖帝君斗主、清水祖師斗主、文昌帝君斗主、中壇元帥斗主、五路財神斗主、福德正神斗主、平安福壽斗主。這些斗主大多是集應廟恭奉的神明及附近廟宇恭奉的神明,善信可依自己的職業、本命或偏好選擇適合的斗主,但總斗主兼主祭,需擲茭決定。法斗禮會的日成為,正月三十日上午卯時(五點到七點)發表開斗燈,全日誦經;二月初一日全日誦經;二月初二日上午九點拜天公,十時祝壽,下午一時普施,五時圓滿謝斗。 …
第 9 頁,共 1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