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

114-2 公民素養週系列講座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為臺灣第一所社大。自創校起,每學期第九週主辦「公民素養週」,經多年來的努力,已成為民眾了解時事、參與公共事務的重要學習資源,包含環境永續、生態保育、社區參與、公共議題、人文藝術等講座與論壇。

本期公民週採實名制,名額有限,歡迎到本頁下方填表報名!

※ 114 年 10 月 23 日 17:00 報名截止※

~「未額滿場次」歡迎當天直接來現場~

 

■ 注意事項

➤ 室內實體講座

※講座自19:00 開始。報名學員請提前於18:50~ 19:00入場。

※額滿場次會在19:00開放現場排隊候補民眾入場

※室內講座,建議配戴口罩。

※停開場次|10/23公告於本校官方網站

※直播場次|10/24公告於本校Facebook 粉絲專頁

※隱私條款:公民週所有活動我們都會攝影,報名參加活動,視同同意社大使用含有個人肖像的相片與影音。如果不同意,請在活動舉辦現場告知社大工作人員。

 

1028日(週二),編號203場次的木柵生活巷弄-街區願景工作坊,不在Beclass系統進行報名。該活動報名表如下

https://forms.gle/GBfciXmiUDF5G5HC6

 

➤ 戶外實體走讀

※請填寫email,方便接收行前通知、集合地點。

※戶外活動皆有保險,請務必填寫身份證及出生年月日。

※需另加收50元活動費(須於報名後兩天內繳交,逾期將取消報名)

※集合時間、地點,將於報名完成後出發前一日前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如未收到訊息,請自行來電洽詢 (02) 29302627

※系統設定報名資料可以查詢、修改和刪除,但報名時需要填寫電子郵件信箱

 


 

➤ 活動內容
報名方式點此填表報名(10/15 下午 15:00 開放,本校保留更動的權利)。

 

*很重要,一定要看*

公民周報名繳費提醒

請提醒同學使用beclass網站報名繳費時.注意畫面按鈕
正規網站的下一步[送出]按鈕是藍色的(詳見圖示)

不肖廣告商用放大的"繼續"圖片騙取瀏覽,誘導使用者輸入個資與卡號!

請提高警覺~
若有疑問,請立即連繫信用卡公司!!!!

 

 

文山社區大學114-2現代公民素養週講座

 

跳開聊天泡泡

科技雖然日新月異,但網路演算法和流量效應,卻讓我們的資訊取得越來越貧乏每個人都困在和自己想法類似的資訊泡泡中,難以看到其他的景色

讓我們透過實體的討論,重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

打破僵局,一同打造共同的生活價值。

人權倡議系列場次-民主韌性與防衛專題

 

國家真正的危機,不只是軍事的衝突

而是因為對手的滲透與自己的疏忽,導致民主制度的瓦解

 

講題:全球台灣的發展策略

時間:10月27日(周一)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吳介民

簡介: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曾任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

      主任、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中國研究學程召集人。

內容:台灣過去從經濟起飛,到大規模西進,成為中國經濟崛起的中間人。面

      對中美戰略競爭,台商和中國經濟開始脫鉤,其實都受地緣政治的影

      響。中國對台灣從試圖以商逼政,到當前全面威嚇,都不只是台灣與中

      國之間的問題,而深受中美關係的影響。在新地緣政治影響下,台灣的

      挑戰和機會為何?台灣如何能成為連結世界的主體?

 

 

講題:文化再民主化:

     面對中國,臺灣如何建立文化主體性與文化安全策略?

時間:10月28日(周二)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劉俊裕

簡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人文學院院長、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教授。

     《文化:政策.管理.新創》期刊主編。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常務理

      事、首任理事長

內容:臺灣的文化主體性是甚麼?如何透過台灣公民社會的自主參與和輿論監

      督,深化文化民主,強化台灣文化的自主性?而一個民主國家的文化安

      全策略又是什麼,我們需要如何用行動來落實?

      面對中國慣常藉由文化等軟性議題做包裝,透過交流潛移默化的影響,

      希望提高台灣民眾對中華民族與文化的認同。在排除、抵抗或吸納、轉

      化之餘,台灣民間也必須開始思考,我們要怎麼走自己的文化路?

 

 

講題:從交流到認知作戰--談中國對台灣民間社會的滲透   

時間:10月29日(周三)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劉玉皙 yapasuyongu akuyana 陳旻園

簡介:劉玉皙: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專任副教授、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

              員會委員、福和會監事、台灣民團協會會員。

 

yapasuyongu akuyana 陳旻園:鄒族人,陽明交通大學科法學院博士生。曾任立

              法院法案助理、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董事,現任

              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秘書、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執行

              委員及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理事長

內容:太陽花學運之後,中國對台灣統戰策略更改,揚棄過去只接觸菁英的方

      針,而更特別針對台灣的基層路線。宮廟是台灣重要信仰中心,而台灣

      原住民屬於獨特的南島語系。中國長期把與台灣社會的民間交流當成統

      戰工具,用經濟利益影響台灣基層。讓我們從認識中國對宗教和原住民

      部落的滲透,來思考台灣應該如何防範。

 

 

講題:民主為何會倒退?--我們該做什麼?

時間:10月30日(周四)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王鼎棫

簡介:挑興文化法律人權類主編。東吳、靜宜、世新大學法律學系兼任講師。

      天下雜誌之換日線、獨立評論、銀天下專欄作者。Podcast 節目《召喚法

      歷》節目主持人暨企劃志光教育科技集團「行政法」講師。前法律白話

      文運動網站主編。

內容:民主不是只有投票。獨立的司法、活躍的公民社會、對民眾平等對待、

      保障基本人權、保障少數文化族裔與文化都是民主的必要條件。當民粹

      主義者利用人民對經濟困境的不滿,隨意尋找替罪羔羊,癱瘓司法機制

      的運作,甚至放棄自己的權利,讓政治人物能毫無顧忌的擴張權力,民

      主就會面臨退潮。台灣是否有這樣的跡象?我們能如何避免台灣民主倒

      退?   

 

 

講題:從歷史創傷到民主韌性:為什麼我們仍需要轉型正義?  

時間:10月31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陳俊宏

簡介: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曾任國家人權博物館首任

      館長、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主任、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

      理事長。

內容:台灣內部有國家認同、歷史觀點歧異對立,外部有中國軟硬實力的虎視

      眈眈。面對這種困境,社會有種聲音:面對中國入侵,為了團結台灣內

      部,應該先擱置轉型正義問題。轉型正義是撕裂族群,製造對立嗎?真

      相的釐清是否能讓國人弱化認同分歧,讓我們在曾經的歷史記憶中建立

      共同的生活價值,重新建構台灣社會面對未來挑戰的勇氣與韌性?

 

焦點議題系列講座

聚焦你我身邊正在發生,引發民眾熱烈討論,和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萬象。社區大學希望提供一個公開討論的環境,讓大家的聲音能被被聽見、被重視。透過集體的思辯和震盪。讓我們的互動環境能有所改變,成為更適合宜居的城市。

 

講題:貸款怎麼變剝削?揭開民間融資背後的借錢陷阱  

時間:10月27日(周一)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藍婉甄

簡介:曾是台灣最大的Podcast平台“Sound On”(聲浪媒體科技)多檔熱門節

      目的製作人,曾負責《法客電台》、《婊姐必請》、《阿善師鑑識實錄》、《人

      渣文本特急開講》等節目。也曾任職於POP Radio。

      念教育卻走進媒體,《報導者》記者、Podcast製作人,作品曾獲卓越新

      聞獎、金鼎獎。

內容:最近《報導者》的專題「揭開「融資租賃」的高利結構」揭開一般人經

      常接觸卻迷霧重重的黑幕結構。

      這些年,台灣出現一條你我都不熟悉、卻影響深遠的「借錢產業鏈」。

      有合法的大公司,也有滿街跑的代辦業者。手機、機車都可以貸款,借

      貸變得愈來愈簡單,但陷阱也愈來愈多:重複收費、名目繁多、代辦層

      層抽成。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債務深淵。

      讓我們共同討論這個不為人知的產業如何運作、現行監管是否足夠,以

      及跟每個人最切身的--我們如何不被高利貸與話術綁架?

 

 

講題:社會住宅:高房價下的新居住選擇與實踐  

時間:10月28日(周二)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林育如

簡介:<現職>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辦公室主任(2010-2025)

     內政部住宅審議委員會委員(2022-2025)

     新北府住宅諮詢審議委員會委員(2018-2025)

     桃園市住宅諮詢審議委員會委會(2022-2025)

     新北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董事(2021-2025)

<學歷>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士

     中原大學文化資產保存研究所碩士

內容:在高房價、高租金的居住壓力下,台北市透過推動「只租不售」社會住

      宅的持續興辦,維護市民基本居住權益,提供新的居住選擇;「社會住

      宅」不僅降低居住負擔、提升居住品質,同時也不僅止於單純的提供居

      所,藉由導入青年創新回饋計畫、社區福利服務等,正在影響都會住宅

      社區的生活文化再造。

 

 

講題:「流淌台灣之心:濁水溪空拍誌」新書分享會

時間:10月28日(周二)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蔡嘉陽

簡介:英國Durham大學鳥類生態學博士

      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台中科技大學

      前彰化縣環保聯盟理事長,台灣生態學會理事

內容:濁水溪台灣第一長河,匯聚台灣三大山脈水系、灌溉濁水溪沖積扇平原

      的農作物,成為台灣最大的糧食生產地。過去三百年來的變遷轉折都改

      變了台灣的命運和走向,我們從空中的視角,從源頭到出海口讓我們更

      清楚瞭解台灣母親之河的美麗與哀愁。

 

 

講題:你不可不知的繼承權益      

時間:10月28日(周二)19:00-21:00

地點:木柵國中

講者:黃俊源

簡介:古亭地政事務所登記課長

內容:壹、何謂繼承

      貳、不動產繼承登記(申辦流程及應附文件)

      參、逾期未辦繼承登記

      肆、各項地政便民措施

 

使學員知悉繼承權益相關規定、辦理繼承登記流程及應備文件、逾期未辦繼承登記之後果,以維護自身繼承權益。

 

 

講題:我埋伏在詐騙群組的那些日子:揭露假投資謊言

時間:10月28日(周二)19:00-21:00

地點:木柵國中

講者:周洛安

簡介:職稱:文山第二分局警務員

      畢業於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系,目前就讀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現任職

      於北市文山第二分局,主辦各項犯罪預防宣導工作。

內容:本次講座將運用教師於假投資詐騙群組中實際所見所聞作為簡報教材,

      依序分析及說明詐騙集團利用假投資群組引誘民眾上鉤之步驟,讓民眾

      能確實理解自身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詐騙情境。

      另也將針對文山區民眾易遭詐騙手法(如假冒公務機關詐騙、釣魚簡訊詐

      騙)加強說明;並輔以新聞案例,使民眾清楚瞭解詐騙手法及防範方式。

 

 

講題:認識都更危老的第一堂課

時間:10月30日(周四)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張耕維

簡介:臺北市危老重建推動師。都市再生學苑 講師、評審委員。中正、大安、

      信義、南港社區大學 講師。自主更新社區工作站駐地規劃師

內容:想都更,怎麼開始?該先找誰?想都更,可是一坪換幾坪?這樣問對嗎?

     想都更,有哪些方式?要花錢嗎?建商來開說明會,要注意什麼?鄰居

     叫我趕快跟著一起簽都更,但是我對合約還有疑慮怎麼辦?

     政府的免費資源有哪些?

     讓大家對於都更的認知,不再如此沉重而神秘,知道可以找誰問、教學

     相長

 

 

講題:興隆會所:在社區中實踐弱弱相助

時間:10月31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吳采縈

簡介:學歷:東吳大學社工系畢業

      經歷:曾任職興隆會所社工員、興隆會所就業服務員

      現職:興隆會所督導

內容:興隆會所雖是主要服務精神康復者的社福單位,但因位於安康社區的特

      殊環境,在日常服務中看見會員生命裡的貧窮經驗與翻身歷程。近年

      來,透過貧窮議題倡議、校園宣導、藝文展與社會救助法修法行動,會

      員在參與中逐步破除自我汙名,找回力量。今年,我們更走入有五十年

      歷史、曾被稱為「最大貧民窟」的安康社區──也是部分會員成長的地方。

      講座將播放由文山社大公民記者拍攝的報導,呈現興隆會所協助獨居長

      者與身障者搬家的行動,並關注社區轉型為社宅後的租金與適應議題,

      思考如何理解政策、凝聚行動,讓精神康復者成為社區中能行動與發聲

      的公民。

 

 

戶外活動系列場次

期許未來我們的環境都可以逐步趨向生態化、人性化。讓我們和生活周邊的人文歷史以及生態環境能和諧共處、共生。讓社區老街、文化景觀或週邊的自然環境成為我們的體驗題材,透過親身體驗培養守護自然與人文環境的態度。

 

戶外場次報名請留

1.電子郵件信箱,方便行前通知集合地點

2.出生日期,方便辦理保險

 

講題:時光走讀:溪子口到景美老街

時間:10月28日(周二)09:00-12:00

地點:捷運景美站1號出口

講者:何文賢

簡介:文山社區大學文山學學群召集人、教育部112年本土教育推展

      貢獻獎、台北市文化局、文山區公所走讀活動帶領。

內容:本次走讀從「溪仔口」這個景美地區早期開發的聚落出發,探訪其歷史

      遺跡與故事,再行至後期發展的「景美老街」,沿著歷史足跡,可以觀

      察到景美地區從早期開墾到商業發展的轉變。走讀過程中,可以了解溪

      仔口沒落的原因,以及景美老街為何能蓬勃發展,了解兩者在景美地區

      發展脈絡中的重要性與變遷。

 

      集合地點:捷運景美站1號出口

      走讀路線:萬慶街Y字路-高積淵宗祠-萬慶巖清水祖師廟-景慶文化走廊

     -溪仔口-景美公園變遷-廢棄眷村改造-景美集應廟-進興宮-瑠公圳與景美

      街-開道碑-四代橫跨景美溪橋梁沿革-木梘與景美老街

      活動需繳交活動費50元(含保險)

 

 

講題:木柵忠順廟低碳綠徑祈願之路

時間:10月28日(周二)14:00-16:30

地點:再興中學公車站牌(和成生活館)

講者:顏文魁

簡介:1. 文山社區大學-文山學推廣講師

      2. 文山社區大學-「走讀台北趣」專任講師

      3. 台北市立文獻館-史蹟導覽解說志工

內容:木柵忠順廟為回應凈零永續全球課題,與臺大舒適+團隊、文山社區大

      學及經典景觀顧問公司合作,發展空氣品質改善暨減碳示範行動。

      藉由儀器設備檢測、使用環保香、香品減量倡議與環境友善宣導,讓廟

      宇成為社區環境永續示範基地。

 

      帶領民眾走訪木柵忠順廟周邊,不僅講解歷史特色、也讓更多民眾認識

      現代廟宇永續議題,見證傳統與創新並行,虔誠與清香共存的祈願之路。

 

      1. 再興中學站-795公車-馬明潭-原安康巿場-木柵福德宮-順興綠地公園

      2. 高氏古厝-舊河道愛情巷-忠順廟空氣品質監測,低炭環保廟宇與建築

        特色介紹-

      3.溪頭-鼓井-土埆厝-老樹- 恆光街-JW工法滲水鋪面-在地手作皮衣-在地

        貓茶町-台灣戲曲學院-冷凍廠果汁吧-木柵附近結束(近木柵集應廟)

 

      提示:1. 近山區,防蚊、防曬、防雨,僅順興高地有階梯20階。

      全程約3km,木柵福德宮、忠順廟有化妝室。

      木柵路二段公車:景美景中站-棕6、660、666、647、915、933,或公館

      站塔236羅斯福幹線(到再興中學站走到對面木柵路二段)

 

      集合地點:再興中學公車站牌(和成生活館)

      活動需繳交活動費50元(含保險)

 

 

講題:木柵生活巷弄-街區願景工作坊     

時間:10月28日(周二)19:00-21:00

地點:木柵忠順廟((臺北市文山區中崙路13號))

主辦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執行單位: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財團法人台北市木柵忠順廟、台大智慧舒適度 (NTUSC+) 團隊

內容:你是否也曾留意過周邊街區的變化?這些街道與巷弄,承載著在地居民

      的生活記憶,也蘊含著未來生活的想像。

      在木柵,街區的樣貌正悄悄轉變,舊有的街區風景與新的生活元素交

      織,從街角老屋、廟宇,到連結各地的動線與共享的公共空間,都在

      說著城市的變化故事。

      我們邀請你,一起分享對街區的觀察與想像,討論木柵街區的再生策

      略。透過交流與討論,共同凝聚街區未來的核心願景,描繪屬於木柵的

      街區再造藍圖。

      本次的工作坊活動,會聚焦以下兩個主題:

      【木柵核心再造】延續街區走讀活動範圍,本次會聚焦探討「文山-6 捷

      運Y2A站周邊更新地區」,並針對此更新地區的開放空間與生活巷弄營

      造,提出整體建議;本次也將分享如整建維護-保儀路59號建築增設電

      梯案例;針對大面積公有空地,也將討論戶外空間留設構想。

 

      【低碳生活路徑】聚焦 Y3 站到景美溪畔的路徑,沿線包含社會住宅、

      明道國小、忠順市場公有建物、保儀公園、木柵忠順廟、木新路三段95

      巷、木新抽水站、河濱公園;本次活動將介紹「人本交通友善措施」案

      例,以及《臺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中與本路線相關聯的條文與

      政策資源;邀請關心本路徑的朋友一起討論未來行動構想。

木柵生活巷弄-街區願景工作坊,不在Beclass系統進行報名。

該活動報名表如下

https://forms.gle/GBfciXmiUDF5G5HC6

 

講題:文山樂活農園導覽趣

時間:10月29日(周)三15:00-17:00

地點:興邦里辦公處前

講者:文山樸門農園社

簡介:文山樸門農園社/指導老師:吳俊安 社長:胡潤章

一群喜愛種植的夥伴致力於推動以「樸門永續設計」為理念,營造友善地球、友善人類的種植方式,並透過實際行動提升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共同營造文山友善家園。

內容:由社團夥伴帶領進行「文山森林公園樂活農園」的導覽,分享如何透過

      栽種作物,打造都市中的可食地景。從最初的黃土荒地,到經年累月的

      土壤改良與照顧,如今已轉化為綠意盎然、生機充沛的園圃。導覽當天

      也特別準備小禮物,邀請民眾一同將環境與生態永續的理念融入日常生

      活,讓綠色行動從身邊開始。

    

      集合地點:報名後另行通知

      活動需繳交活動費50元(含保險) 

 

 

講題:時光走讀:文山區煤礦與軌道運輸

時間:10月30日(周四)09:00-12:00

地點:捷運萬隆站2號出口

講者:顏文魁

簡介:1. 文山社區大學-文山學推廣講師

      2. 文山社區大學-「走讀台北趣」專任講師

      3. 台北市立文獻館-史蹟導覽解說志工

內容:1920年代到1960年代,文山區有數座煤礦產區,產煤需由礦場運送到

      各地,於是發展出那個年代的輕便車與火車來運送煤礦,火車軌道即是

      台北鐵道新店線(俗稱萬新鐵路),輕便車即是萬隆到十五分庄的「興福

      炭礦用台車軌道」(另有一條由景美到石碇),即是現在的景隆街-興隆路

      二、三段。火車與輕便車構成當時的交通網絡,運煤、木材、物資、茶

      與人員。

      煤礦即分佈在興隆山、景美山附近,有:永豐、新益、萬隆、芳川等,礦

      業在1980年代已進入尾聲,從事採礦的人,已逐漸凋零,現代年輕一輩,

      不知道萬新鐵路火車與輕便車,也無從得知「文山有煤有?」,讓我們一

      起來尋找那一段帶動台灣經濟起飛的-黑金歲月。

 

      集合地點:捷運萬隆站2號出口

      走讀路線:捷運萬隆站2號出口-景隆街口-萬隆火車史蹟看板-景隆街台

      車道-台北萬隆變電所-橋頭-靜心-仙通橋-興安宮-永豐煤礦遺跡-懷恩隧

      道-中國科大運場-炭窯坑-興隆路三段304巷底-萬盛溪源-寄命土地公-文

      山滯洪池-文山運動中心(搭車回到景美-木柵)

      活動需繳交活動費50元(含保險)

 

 

講題:島讀˙我們的故事」國家檔案局常設展導覽

時間:10月31日(周五)09:00-13:00

地點:景美國中正門集合

講者:策展團隊-害喜影音

簡介:害喜影音綜藝是一個由當代藝術、人類學、博物館、文學、歷史、電影

      與視覺設計等不同領域藝文工作者所成立的文化組織。我們熟悉和公私

      立藝術文化與教育機構共同發想、規劃並執行中長程的公共教育推廣計

      畫,也樂於扮演協助機構、非政府組織、各類型藝術創作者、教育工作

      者和各年齡層同學共學、共好的橋樑角色。

內容:國家檔案,就像一幅「記憶的航跡圖」,不只記錄了政府的施政,也銘

      刻了人們生活轉變的痕跡。每一筆檔案紀錄,都是社會的重大演變;我

      們的今日,都來自檔案裡的昨日。本展以「島讀.我們的故事」為主題,

      依時間為軸,分成「和平何時靠岸:一九四五年後的變局」、「來自太平

      洋彼端的神秘力量:隨冷戰而來的美援」、「在強權的夾縫裡壯大:大建

      設的時代」、「街頭的聲音震開了廟堂:民主化浪潮」及「在世界的浪潮

      裡,定位自己:多彩臺灣」等5大單元及11項主題,娓娓述說來自檔案

      的故事。展覽尾聲設有數位藝術展演:與檔案交會的生命經驗,觀眾透

      過數位導覽系統,將個人與集體的觀展軌跡,呈現為近似紐帶的投影形

      象,創造觀眾的參與式數位圖像 

 

      活動介紹:https://aaa.archives.tw/tw/event/306-9800.html

 

      集合地點:景美國中正門集合

      走讀路線:景美國中正門集合,社大準備車輛帶大家前往林口國家檔

      案館。結束後,會帶大家原車回來景美國中大門口解散。   

      活動需繳交活動費50元(含保險)

 

 

生活應用系列講座

關注範疇涵蓋生活之食、衣、住、行、休閒、娛樂等議題,希望透過討論,改善我們生活中各層面的品質。希望能讓我們每個人的明天都會更好。

講題:後煤業時代的凝視:探索煤礦勞動文化與記憶的影像之旅

時間:10月27日(周一)19:00-21:3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鄭怡雯

簡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猴硐礦業勞動影像行動USR計畫主持人 (2021-2024)

內容:本講座將以 2023年於高雄勞工博物館舉辦的《末代礦工攝影展》為起

      點,分享展覽五大子題—末代的浮現、見證、吶喊、共創與期待的策畫

      脈絡,透過影像敘事,一起來探索煤礦勞動的歷史記憶與文化意涵。本

      講座亦將結合講者自 2021 年起推動的《猴硐礦業勞動影像三部曲》USR

      計畫,討論如何以影像為方法,促成跨世代合作,並將其轉化為煤業勞

      動文史的教育實踐與公共記憶的保存行動。

 

 

講題:世界步道影展

時間:10月27日(周一)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周聖心  何文賢

簡介:周聖心: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長期參與公共事務倡議與實踐,2006

             年投入串聯環島步道路網運動迄今,帶領千里步道團隊,推動

             台灣長距離步道與綠道網絡建置之倡議。

     何文賢:文山社區大學文山學學群召集人、教育部112年本土教育推展貢

             獻獎、台北市文化局及文山區公所走讀活動帶領。

內容:「第二屆世界步道影展在台灣」是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繼2022年引介世界

     步道影展(World Trails Film Festival)後,再次將各國精選步道影片帶到

     台灣。本次播映活動結合全台五所社區大學的公民素養週,以影音呈現

     各國步道之美,也帶領大家進一步看見步道所可以開展的議題縱深。

 

放映影片

Breaking Trail:Emily Ford 與借來的雪橇犬Diggins一起挑戰1200英里的冰河時期步道(Ice Age Trail),成為首位在冬季完成此壯舉的女性與有色人種。在全球新冠疫情與BLM運動期間,這69天中的長征除了是個人的歷險,更具有社會意義。

 

The Last Last Hike:83歲的Nimblewill Nomad從阿拉巴馬州出發,挑戰成為最年長完成阿帕拉契步道全程的徒步者。此行被稱為他的「最後一次遠足」,但對這位傳奇老人的腳步而言,這真的是最後一次嗎?

 

長路:一位鋼管舞者,在經歷腦出血後,生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變,導致身體左側癱瘓。這部影片記錄了女主角與超過20人的支持團隊,一同挑戰臺灣的長距離步道——淡蘭古道的歷程。

 

透過步道的故事,看見走在步道上的人們背後的心路歷程,理解步道與自身的生活與環境各個議題息息相關。

 

 

講題:神奇的「體內醫生」—自癒力                         

時間:10月27日(周一)19:00-21:3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林克享

簡介:文山社區大學教師、衛福部「預防及延緩失能」計畫指導員

內容:只要「3+1」招,您的健康就能天天加分、生活更獨立自在。這堂課搭

      上最新的Ai趨勢,透過您早已熟悉的手機操作,手把手帶您一步步學會

      如何啟動身體的自癒力。不只聽講,還能搭配「躍齡健康App」的影片

      與線上資源,讓學習更有趣、更實用!最棒的是,只要一支手機,就能

      把課堂所學全天候「帶回家」,隨時複習、天天練習,不怕忘記,還能

      分享給親友,一起健康加分!

 

 


講題:給成年夥伴的社會情緒學習力                       

時間:10月28日(周二)19:00-21:3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周妮萱

簡介:七分熟創齡推動發展平台創辦人

      30歲開始經歷長照的家庭照顧者,體認長大變老的路上,身體照顧之外

      更需有心智肌耐力的養成,因此結合創齡與服務設計,開展「創意健康

      與福祉」的行動實踐,「社會處方箋」即為其中的延伸。進行社會倡議

      的同時,也培育相關專業人才,擔任藝文、衛福、社政、教育等跨領域

      之講師、顧問、計畫主持人。學思歷程從法律、服務設計、高齡福祉、

      神經科學到心理學;英國倫敦大學布魯內爾學院設計暨品牌策略碩士,

      現於輔仁大學心理學系進行博士研究。著有《你我都需要的社會處方

      箋:跨域共創以人為本的健康幸福指南》、《創齡學:長大變老的終身必

      修課》、《創意樂齡的藝術教育與實踐》、《藝術與高智》。

內容:你是否曾聽過「社會情緒學習」(SEL,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我們

      總以為自己是情緒的主人,然而事實上無論任何年齡,我們需要的從來

      都不是成為情緒的主人,而是學習讓情緒成為自己的友人,彼此理解、

      共同成長。本場演講將以社會情緒學習的主題內涵,引導成年參與者認

      識成年歷程中的身心變化,並從中探索如何讓自己在變動的環境乃至於

      流轉的關係中,持續保有與時俱進的健全韌性。

 

 

講題:探索古典與流行之外的音樂世界

時間:10月28日(周二)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陳峙維

簡介:臺大植物系學士、會計所碩士,英國史特林大學電影與媒體博士。曾任

      臺大音樂學所兼任助理教授、藝文中心執行長,三度獲選教學優良教

      師。現為獨立策展人、自由譯者

內容:常言道「音樂無國界」,音樂可以跨越語言、種族的藩籬傳遞真善美。

      音樂真的無國界嗎?除了一般大眾熟悉的西洋古典、歐美日韓流行,以

      及臺灣在地的各種樂聲之外,我們還認識什麼「其他」?其他音樂要我

      們都聽得懂嗎?本講座將從生活中的既定印象出發,透過探索音樂的組

      成要素,以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在不同時空背景中發展出的音樂文化為

      例,帶領大家重新認識音樂。

 

 



講題:瓶到瓶 Bottle to Bottle:寶特瓶循環再生與減塑行動分享                       

時間:10月29日(周三)19:00-21:3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陳瑞賓

簡介: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 董事長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秘書長

內容:活動亮點

      ✦ 塑膠回收標誌認識與減塑知識分享

      ✦ 禁塑、減塑與瓶到瓶 — 無塑轉型的多元路徑

      ✦ 瓶到瓶國內外法規趨勢及產業實踐

 

 期望透過民間的力量,讓更多人認識「瓶到瓶」,一起成為響應減塑、

 推動產業變革的環保行動家!

 

 



講題:黑金地圖:臺灣如何藉由煤礦走向世界                       

時間:10月30日(周四)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簡嘉宏

簡介: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的副總經理,專長於產業鐵道文史調查、礦業文化

      路徑推動、博物館升級計畫、地方創生和旅遊目的地組織。

      曾擔任多個國際研討會的演講者,如全炭博研2023 、TICCIH 2022

      Congress以及2021 APHTRO Congress等研討會的演講者。大東北角觀光

      圈新北市瑞平雙貢深石坪七區青年軍領袖,臺灣觀光發展協會理事。

內容:臺灣位處西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位置,結合了跨太平洋航線、東亞區

      域貿易,以及港灣補給等因素,臺灣在十七世紀成為世界航運網路的必

      經之地,同時臺灣的煤礦也被視為戰略物資,遠渡重洋被運送到馬尼

      拉、雅加達,甚至遠達印度東岸。

 

      十九世紀,隨著蒸汽船橫渡太平洋航線的建立,煤炭成為不可或缺的燃

      料。臺灣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絕佳的加煤站,各國船艦紛至沓來

      採購,煤炭也逐漸成為重要的外銷商品,展現出能源驅動的全球連結。

 

      二十世紀初,日本政府積極推動臺灣煤礦開發,引入現代化技術與鐵道

      運輸,讓北臺灣成為煤炭中心。煤礦支撐了工業與電力的發展,也外銷

      至其它國家,1980年代還出現技術輸出到東南亞開礦,讓臺灣的「黑金」

      真正走向國際。

 

      想知道煤礦如何帶著臺灣走上世界舞台嗎?來聽這場演講,跟著「黑金

      地圖」一起展開時光旅行吧!

 

 



講題:超前部署,活出創意熟齡幸福學                       

時間:10月30日(周四)19:00-21:3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林忠蔚

簡介:文山社區大學:閱讀影像課程講師,政大教育系心理與輔導組博士

內容:以正向心理學為出發,讓對於高齡議題有興趣之民眾可以開始有所準備

      或實踐面切入,以開放接納的態度面對自己及親友的人生變化,開啟創

      意高齡退而不休的生活。

 

 



講題:精油DIY,讓我們幸福感UPUP                      

時間:10月30日(周四)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崔儀珮

簡介:美國國家芳療師協NAHA 高階芳療師暨講師

      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 教育訓練講師

      大英聯邦國際學士院亞太健康醫學研究所講師

      全人文創 顧問講師

      八方文化 特聘講師

內容:每天是否都讓工作占據了你的生活,還是忙著 照顧家庭而忘了留一些

      時間給自己呢?或是想 要好好放鬆卻苦無時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邀 請

      崔儀珮心理師,教你如何自己製作簡易精 油,讓你在家就能享受 SPA

      的舒暢感~

 

 



講題:時間銀行:有心人萬事屋                       

時間:10月31日(周五)19:00-21:3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王月娥

簡介:高雄路中廟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內容:本校推出「有心人萬事屋」時間銀行,用「心幣」交換彼此的幫忙,只

      要有互惠的心,萬事萬物都能交換!

      本次講座特別邀請高雄路中廟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分享他們推動時間

      銀行的第一手經驗,讓社區在互助中更有溫度。

      一起了解如何用「付出換收穫」,打造互相支持

      共好共老的幸福社區

 

 



講題:不純砍頭!從真假蜂蜜談食安                       

時間:10月31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景美國中

講者:蔡明憲

簡介:《蜂學問》作者、臺灣蜂類保育協會理事長

內容:蜂蜜被譽為天然營養食品,但市面上真假蜂蜜難辨,常見摻糖或加工仿

      冒品,不僅影響消費者健康,也衝擊養蜂產業。本講題將帶大家認識真

      假蜂蜜的差異、常見檢驗方法與選購技巧,並延伸探討食品安全的重要

      性,讓消費者能安心享用蜂蜜。

閱讀 1218 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