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學
              桌款待民國甲午年農曆正月24日(民國103年2月23日)木柵集應廟舉辦保儀尊王(尪公)貓空巡境活動,活動緣由是在農業社會時期在農作物易得蟲害影響收成的情況之下,地方會迎請被玉帝敕封「驅蟲害神」的「保儀尊王」至田裡巡境,以確保農作物能順利豐收,稱之為「迎尪公」。目前木柵集應廟也維持此一傳統,每年在農曆正月23日上午至貓空巡境,下午在木柵區域遶境。今年民國103年正值建廟120周年,由於參加遶境的隊伍太多,時間太緊迫,因次將巡境貓空的活動延後一天舉行。       就在早上八點,參加巡境的人員陸續報到,八點半樟山寺夜宿在集應廟的保儀尊王尪公二祖、木柵集應廟的保儀尊王尪公老祖及申國夫人尪娘從神龕上請出上轎,九點整在北管熱鬧樂聲中巡境隊伍拜廟後正式出發。這次巡境的隊伍依序有前導車、花車、保儀尊王令旗、頭燈頭旗車、風帆車、女子花式樂隊、樟山寺保儀尊王神轎、女子獻花隊、申國夫人神轎、貓空復興團北管團、「八爺(二爺)、七爺(大爺)、雷萬春、南齍雲神將團」、及最後保儀尊王神轎。       巡境以步行及車行交替進行,路線幾乎涵蓋貓空所有產業道路,沿途貓空居民擺設香案、鳴炮接駕,仍可感受信徒虔誠的信仰。由木柵集應廟步行出發,右轉保儀路26巷、右轉保儀路、左轉指南路一段、過道南橋左轉新光路一段、右轉秀明路二段,在秀明路協天宮拜廟之後,隊伍上車,車隊由秀明路左轉萬壽路到指南宮登山口,在此居民商家擺設香案、歡喜接駕,車隊再折回沿萬壽路左轉政大一街,左轉指南路三段進入貓空。沿著指南路三段上山經草湳橋後,在指南路三段40號公車站牌前下車,前方有一半圓形木棧平台,視野非常良好,巡境隊伍在此下車整隊。此時附近信眾在現場已準備好油飯、肉羹及飲料,以款待巡境隊伍的辛勞。用過點心之後,巡境隊伍以步行方式前行,經天恩宮、貓空纜車站、指南路三段38巷及34巷至樟山寺,沿途商家、茶農、信眾擺設香案祭拜,登山遊客也欣喜拍照這難得的山區巡境陣頭,特別是神將團的八爺范將軍(范無救)最受歡迎,也很熱情地與民眾拍照,雖然帶來交通的短暫阻塞,但畢竟也是一年一次的民俗慶典活動,上山的遊客就請擔待一下了。      …
  民國103年正逢木柵集應廟建廟120周年紀念,於農曆正月23日舉辦巡境祈安慶典活動,該日是國曆2月22日星期六,由於逢十又是周末,參加慶典的隊伍及人員更形踴躍,木柵集應廟特別將平常上午在貓空山區巡境、下午在木柵區域遶境的例行行程變成兩天來分別舉行,即周六在木柵地區平地區域遶境、周日在木柵山區巡境,以便有更充裕的時間把活動辦得更周全,以表達對保儀尊王虔誠的信仰。這是木柵集應廟每年都會舉辦的巡境祈安慶典活動,今年適逢建廟120周年,特別擴大舉辦。        參加本次巡境隊伍分成幾種類型:   一、木柵地區的廟宇:樟山寺、忠順廟、聖母宮、天和宮、協天宮、指南宮   二、張姓家族的廟宇:木柵集應廟、淡水坪頂集應廟、淡水興福寮真聖宮、    淡水義山集應廟   三、張姓家族宗親:張慶旺祭祀公業、張簡廖宗親會、八里坌張氏宗親會、   …
          民國103年2月16日(農曆元月17日)下午一點起,在景美集應廟廟埕舉辦豬公祭,主要是祭祀主神保儀尊王的庇佑,祭典日期於元宵節後,是擲茭所決定。今年值年單位是祭祀公業高萃記旗下的十五分甲,負責準備祭典事宜,並聘請道長上疏祭文,並設宴款待親戚好友連絡情誼。今年共有四隻大豬公,豬公嘴巴啣著鳳梨或橘子,脖子掛者錢幣項鍊及垂掛雞、鴨、魚及豬內臟,香案擺著鮮花、香燭、供品,並敬香獻酒,虔誠祭祀保儀尊王,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平安。豬公祭典的來由依真理大學宗教系張家麟教授的研究,是根據禮記士大夫祭拜天、地、神祇、祖先用豬祭拜稱為「饋食之禮」,而儒家鄉紳階級(士)以豬來祭拜保儀尊王張巡乃維持傳統禮俗精神。在過去農業時期,景美集應廟豬公祭典當日觀眾是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與現在工業社會僅由高氏家族維繫及觀禮,大異其趣。          景美高家之祭祀公業分為高同記及高萃記兩個系統,以景美「石門宮」盤古帝王廟為基點,南北延伸為分界線(今景興路)。高同記的區域是分界線以西,為沿景美溪西下之下游,高同記之同記代表「同心協力」,分成四甲分別是溪仔口甲、大坪林甲(含阿泉坑) 、台北市區舊鐵路以南、台北市區舊鐵路以北﹔高萃記的區域是分界線以東,為沿景美溪東溯之上游﹔高萃記之萃記代表「萃集一心」,分成四甲分別是內湖甲(含待老坑)、頭廷魁甲、十五分甲、深坑甲(包括石碇坪林)。(後來高萃記廟產再一分為四,分別是保儀尊王、高萃記、高集記、高材記。)祭祀公業有田地公產生產稻米,以「石」為單位(一石為120斤),每記分一百六十石,各記再分給各所屬之甲,每甲各四十石。              景美集應廟值年及迎香之甲份,就以高同記之祭祀公業四甲、高萃記之祭祀公業四甲及北投集應廟來輪值,其輪值的年份如下表所示:                                            年度    …
  在仙跡岩四周共有十一座廟宇,由最高處、山腰、山腳、及山邊分別是 •    最高:仙跡巖廟 •    山腰:紫範宮、福安宮、竹林公廟 •    山腳:石門宮、代天宮、真修寺 •    山邊:集應廟、進興宮、興安宮、福德宮 一、仙跡巖廟簡介地點:仙跡岩山上大石邊主神:孚祐帝君呂洞賓廟史:原設香爐祭拜仙人足跡;民國35年發起籌建,40年落成特色:景美地方仕紳共同發起;吳三連(40年)、于右任(43年)題字;            踞高臨下視野極佳 上圖:仙跡巖廟舊照 二、紫範宮簡介地點:仙跡岩山腰(景興路243巷)主神:天上聖母媽祖廟史:民國52年中南部遷入居民發起籌建;由雲林麥寮拱範宮分香            而來 …
  (圖一: 景美聖方濟沙勿略堂)   景美聖方濟沙勿略堂     2013年3月19日就任的羅馬天主教266任教宗的本名豪爾赫·馬里奧·伯格里奧(西班牙語:Jorge Mario Bergoglio),尊號是方濟各(或譯方濟,大陸譯:弗朗西斯,拉丁語:Franciscus,意大利語:Francesco,西班牙語:Francisco)。新教宗伯格里奧之所以選擇「方濟各」作為尊號,根據梵蒂岡副發言人羅西卡神父(Thomas Rosica)表示,新教宗選擇此稱號是為了尊崇「義大利阿西西的聖方濟各」(又名「聖法蘭西斯」),因為他是窮人的愛護者。聖方濟各是動物、商人、天主教教會運動以及自然環境的守護聖人,也是方濟各會(又稱「小兄弟會」)的創辦者。「聖」字,是指受到天主教封聖儀式加封聖人,所以有媒體報導新任教宗聖號為聖方濟,應為誤植。    在景美也有一座天主教堂與聖方濟有關,名為「聖方濟沙勿略堂」。    位於為台北市文山區羅斯福路5段150巷25號的聖方濟沙勿略堂,是隸屬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第五總鐸區,神父們以修會主保聖方濟沙勿略為該堂主保,於1970教堂改建時,將萬盛里天主堂名改稱萬盛里聖方濟沙勿略堂。有關該堂的建堂歷史可參閱附件一:聖方濟沙勿略堂歷史(資料來源:聖方濟沙勿略天主堂網站/建堂簡史)    …
  景美的西方教會彙總     目前在景美的西方教會,就筆者所知及讀者提供共有二十所。若有先進知道另有遺漏者,請留言告知,使資料更具完整性。二十所教會分別是: (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公館教會:位於汀州路四段,師大分部右前方 (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景美教會:位於景華街49巷1號,景華公園旁 (三)中華基督教景美浸信會:位於育英街63號 (四)中華基督教浸信會義美堂:位於景興路57號4樓,景興國中旁 (五)中華基督教衛理公會平安堂:位於仙岩路22巷內,仙岩公園旁 (六)基督教會景美禮拜堂:位於溪口街14號,距離羅斯福路六段十公尺 (七)基督教靈糧堂:位於萬美街,辛亥國小旁 (八)新約教會景美教會:位於羅斯福路六段274號5樓,景美醫院旁 (九)基督教宣道會景美福音堂:位於興隆路二段281號6樓 (十)基督教聖潔會:位於興隆路二段244巷37弄2號1樓,由加油站旁巷入 (十一)基督教興隆教會:位於景華街167號…
  (景美集應廟舉辦文昌帝君法會)       在傳統廟宇皆以諧音來暗喻吉祥的意涵,如廟有龍柱表示此廟有龍,意喻此廟很靈 (龍與靈河洛話同音) ;以螭虎圍成香爐稱螭虎爐,意喻祈福祿(河洛話);以四隻蝙蝠來表示賜福,以「旗球戟磬」暗喻「祈求吉慶」;又以「摸獅頭會出頭、摸獅尾剩家伙、摸篩獅嘴大富貴、摸獅耳吃百二」(河洛話)等等吉祥語,無非讓信眾入廟參拜時,能得到吉祥的祝福。     在祭祀時,也會以諧音的供品來討個吉利。景美集應廟在日前(國曆六月二日、農曆閏四月十三日)為考生舉辦祈求考運亨通的文昌帝君法會,廟方為參加祈福的考生準備一套祭祀供用,內容有文昌金、文昌符、考試文具、青蔥、蘿蔔(菜頭) 、包子、粽子、水及與文昌帝君對話的香讚祝文,法會也請誦經團來誦經祈福。準備的供品中蔥表示聰明,菜頭表示好彩頭,包子粽子表示包中,水表示文思泉湧;文昌符佩戴身上,考試時使用加持過的考試文具,保祐考試能順利好運。景美集應廟也為考生準備「及第鑼」及「文昌筆」,讓考生摸「文昌筆」能「妙筆生花智慧開」,敲「及第鑼」能「聲達天聽夢成真」,考慮真是週到,足感心。     有關祭祀文昌帝君的供品,仿間也還有準備其它祭品,如芹菜(表示勤勞、勤奮)、糕餅類(表示步步高升)、蒜頭(表示精於計算)、竹筍(表示順利、出一節高一節)、發糕粽子(表示高中)、桂花(表示富貴榮華)、油一瓶(表示加油)等,都是是出於諧音的吉祥暗喻;有人甚至說帶回去的蔥、芹菜、蘿蔔不要和丸子、蛋一起煮,免得"完蛋"。         其實到廟宇參拜,大抵是祈求心靈平靜,只要心誠則靈。有關吉祥的暗喻,主要目的也是讓參拜者心理得到安定,能心無旁騖的專注努力來解決問題。有道是:「天助自助者」,總要自己努力才能得到天神來暗助一臂之力吧!俗話也說:「盡人事、聽天命」,凡事自己盡全力而為,結果就坦然接受天命的安排了。至於準備甚麼供品?只要讓自己覺得心安就可以了。 (敲及第鑼及摸文昌筆)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分享在我的 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時通   上圖:禮斗法會中舉辦普施祭典 集應廟禮斗法會 在景美有一些廟宇會定時舉辦禮斗法會(或稱拜斗),如景美集應廟、仙跡巖廟、景美福興宮等。禮斗法會是道教廟宇重要的祭典活動,如同點光明燈、文昌燈、財神燈及安太歲,一方面滿足善男信女有消災、祭改、祈福的需求,一方面也增加廟方收入,以維持廟宇日常運作。 根據「道教全球資訊網」有關禮斗法會的說明如下: 「各宮廟舉辦祈安植福禮斗法會,其主要目的是:凡人在世,在三光之下難無褻瀆愆尤,身處五濁之中難免招障過咎,而星辰不順,運限乖鈍,恐惡星照命,慮災禍相刑,為此,虔誠禮斗,祈求上蒼賜福;吉星高照於身宮,瑞氣長環於命座,逢凶化吉,以暗易明,元辰光彩壽算延長,平安吉祥。禮斗就是祭拜斗燈。斗的意義,依一般說法系指「星斗」,斗內有燈,等於星光閃耀;天上群星皆屬「斗部」,人之十二元辰所屬,故或稱「元辰燈」,則在命根的象徵,祈之得福。民間俗信「北斗解厄、南斗延壽」。自古以來,人們普遍重視拜斗。」 景美集應廟於壬辰年農曆正月三十(國曆二月21日)、二月初一、二月初二,一連三天舉辦保儀尊王禮斗法會,其法會通知載明舉辦活動原由及其意涵:「為恭祝本廟主神保儀尊王聖誕千秋,擇於壬辰年農曆三十日至二月初二日止,啟建三天禮斗法會,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工商發展,地方安寧,社會祥和。法會期間,依照科儀,誦經禮懺外,並設有禮斗,為善信登疏祈禱,伏冀神澤廣被,納福迎祥,敬請本廟信徒,及諸位善信大德踴躍報名參加,共襄盛舉,如欲參加大德,請親自提早自本廟報名登記家族丁口,以便入疏安斗。」 集應廟的禮斗法會斗名共分成二十八類,分別是:保斗主儀尊王總斗主、保儀尊王副總斗主、玉皇上帝斗主、圓明斗主、天官大帝斗主、地官大帝斗主、水官大帝、中斗斗主、東斗斗主、南斗斗主、西斗斗主、北斗斗主、林ㄤ媽斗主、大德禪師斗主、保儀大夫斗主、玄天上帝斗主、孚祐帝君斗主、盤古帝王斗主、五谷先帝斗主、天上聖母斗主、觀音佛祖斗主、關聖帝君斗主、清水祖師斗主、文昌帝君斗主、中壇元帥斗主、五路財神斗主、福德正神斗主、平安福壽斗主。這些斗主大多是集應廟恭奉的神明及附近廟宇恭奉的神明,善信可依自己的職業、本命或偏好選擇適合的斗主,但總斗主兼主祭,需擲茭決定。法斗禮會的日成為,正月三十日上午卯時(五點到七點)發表開斗燈,全日誦經;二月初一日全日誦經;二月初二日上午九點拜天公,十時祝壽,下午一時普施,五時圓滿謝斗。        …
四、迎香隊伍回景美遶境     大約十點遶境隊伍搭車抵達景美,在台師大公館校區下車整隊後,步行遶境回景美集應廟。 遶境隊伍依序是前導景美集應廟保儀尊王令旗車、大鼓亭車、兩部旗仔車、女子北管團、二媽神轎、二祖神轎,前導轎車、北投集應廟的保儀尊王令旗車、大鼓亭車、香爐車、竹子湖保儀尊王神轎車、淡水玄樂社北管團、北投集應廟林氏夫人神轎、保儀尊王神轎、老媽神轎、老祖神驕。 在景美步行遶境路線是由台師大前羅斯福路五段往南方向行進,後轉入景文街,在文山劇場對面的迎香慶點牌仿進入景美街,經過擁擠熱鬧的景美市場回到景美集應廟。 上圖:陣頭神轎在台師大公館校區下車集合 上圖:在景美市區遶境 上圖:在景美市區遶境 上圖:在景美市區遶境 上圖:在景美市區遶境 上圖:在景美市區遶境 上圖:在景美市區遶境 上圖:在景美市區遶境 上圖:在景美市區遶境 上圖:在景美市區遶境…
壬辰年景美集應廟迎香慶典(一)   一、迎香慶典活動背景     去年(辛卯年、民國100年)農曆正月20日(國曆二月22日),由北投集應廟至景美迎回保儀尊王老祖及林氏夫人老媽神尊回北投恭奉一年,並熱鬧舉行北投及淡水地區的遶境活動(詳見本部落格景美集應廟分類中辛卯年北投集應廟迎香慶典的報導)。今年(壬辰年、民國101年)依往例由景美集應廟至北投迎老祖及老媽回鑾,依輪值順序今年由祭祀公業高同記主辦,時間已於去年歲末請示保儀尊王,訂在正月21日(國曆二月12日)。 二、迎香慶點準備出發     連續幾天陰雨濕冷的天氣終於放晴,今天非常難得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一大清早,四頂神轎已移出在景美集應廟廟埕(兩頂是二祖二媽的坐轎、另兩頂是準備至北投迎回老祖老媽的坐轎),擇良辰也將保儀尊王分靈的二祖及林氏夫人分靈的二媽神尊由神龕請至神桌上。陣頭陸續到位,六點半將二祖二媽神尊經過香、過火,請至神轎上安置妥當。六點四十分在菁桐聚樂社女子北管團的引領下,步出廟埕,步行至集應廟後方停車場,開始往北投集應廟進行迎香的慶典活動。 這次景美集應廟的迎香隊伍,依序是前導保儀尊王令旗車、大鼓亭車、兩部旗仔車、女子北管團、二媽神轎、二祖神轎、老媽神轎、老祖神轎、迎香信徒遊覽車,由景美集應廟後方停車場搭車出發,直接前往北投集應廟。 上圖:將二祖二媽神尊由神龕請出 上圖:四頂神轎在廟埕等待 上圖:保儀尊王神尊過火 上圖:保儀尊王入轎 上圖:由北管團引領出廟 上圖:神轎步出廟埕…
第 27 頁,共 3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