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山社大-李佳瑜
韌性都市林探索與實作體驗

志工每月除綠癌 守護生態展決心
<iframe width="620" height="420" frameborder="0" src="https://www.peopo.org/video/807187/embed" scrolling="no" allowfullscreen></iframe>
文山森林公園志工隊日進行每月例行的除綠癌行動,儘管天氣炎熱,志工們仍全力清除名列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的植物小花蔓澤蘭及其他外來強勢種植物,為維護生態盡心盡力。

小花蔓澤蘭被稱為「植物殺手」,因為它具有極強的繁殖能力,生長速度極快,能迅速攀附包覆其他植物,導致該植物死亡,因此也被稱為「綠癌」,是台灣山林中難以根除的外來威脅之一。

本次清除區域為文山森林公園大樹平台沿線兩側,志工們除了移除大量小花蔓澤蘭,也發現黃金葛與美洲含羞草等外來種,其中黃金葛雖常見於家中盆栽,但在野外可攀爬至樹冠,奪走陽光,抑制原生植物生長。今日移除的黃金葛葉片甚至比人臉還大,顯示其生長力驚人,對森林造成嚴重威脅。

參與的志工表示,透過活動不僅能為自然環境盡一份心力,也可兼顧運動與結交朋友,成為他們每月固定參加的行程。志工們的持續投入,正是守護文山森林公園原生生態的重要力量。

公民記者福哥台北市文山區採訪報導
【流韻·溪境-景美溪意象美術展】
【流韻.溪境—景美溪意象美術展】
景美溪在每個人的眼中是長什麼樣的呢?本展覽作品主要是由姚遠老師帶領文山社大學員及均怡康復之家住民的溪畔寫生活動的作品。另外也有文山學研究推廣社的黃秉良大哥以畫作呈現古今的景美溪。
透過他人之眼看見不同的溪畔風景,穿梭在不同的作品中,共享畫者的觀察與想像。誠邀您親臨展覽感受這些作品所帶來的視覺饗宴,欣賞這條流淌於城市中的溪流所展現的無限風華。
▌展覽時間
113年9月29日至10月27日止
每週二、五下午接受預約導覽,每次導覽時間約30分鐘。週末不開放。
最遲請於預計參觀日的前2天提出預約導覽申請。
預約導覽申請:bit.ly/3ZpaHBI
▌展覽地點
木見140共享空間(台北市景美街140號)
▌開幕講座
2024年9月29(週日)下午2:00
主講人:姚遠老師
▌參展者
藝術服務社區
姚遠、楊惠榮、許素華、劉建甫、葉培瀛、王薏芬、黃瑋君
文山社大學員
蔡琰、王彬任、黃秉良
均怡康復之家
尹素珍、成 翰、余俊逸、呂慧君、李良珍、林叢森、
連美芳、郭錫達、陳春福、黃紅紅、蔡光前
▌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承辦單位:社團法人台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
敬邀蒞臨
文山尋跡.渡口探源
文山尋跡.渡口探源
從古至今,景美溪一直承載著台北發展的歷史記憶與生活文化。我們將帶您一同探訪這些歷史印記,從今天的景美溪出發,回顧昔日的風華。
▌報名網址:https://bit.ly/49CsDu6
景美溪渡口今與昔
▌帶領講師:何文賢
▌時間:5/10 (週五) 9:30-12:30
景美溪在景美匯入新店溪,早期先民從淡水河進入新店溪,在景美溪口的溪仔口上岸開發溪仔口和梘尾,再沿著景美溪往上游前行,開發埤腹、溝子口、港墘、樟腳、打鐵寮、渡船頭與木柵,這些以前上岸的渡口目前地景現況如何?沿著景美溪一起去一探究竟!
霧裡薛圳與景美溪
▌帶領講師:魏炳琨
▌時間:5/17(週五) 9:30-12:30
在康乾年間福建安溪先民到台北盆地開墾,在南區引水開鑿了兩條水圳:一條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瑠公圳;另一條是從木柵埤腹景美溪取水的霧裡薛圳,這兩條水圳都流經景美。
1907年以後日本政府實施公共埤圳組合,逐步整併各地埤圳系統、圳道,霧裡薛圳被併入公共埤圳瑠公圳水利組合因而消失、漸被遺忘,今天大家只知瑠公圳,而不知有霧裡薛圳的存在,我們應了解它,不要讓霧裡薛圳的歷史消失。
其實霧裡薛圳比瑠公圳還早二十幾年,這次走讀走一段景後街舊霧裡薛圳道遺痕、追尋引水源頭,回味沿途文史故事,最後再沿著景美溪右岸回程,了解景美溪的生態與文史。
▌集合地點:木見140(台北市景美街140號)
▌注意事項:
-
本活動為戶外走讀,須長時間步行,請報名者評估自身體能。
-
為使資源有效運用,若報名後因故無法參與,請於至少一週前來電告知。
▌活動聯絡人:2930-2627#16 李小姐(週一|二|四|五 15:00-21:00)
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承辦單位:社團法人台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
【2024手護文山步道學】歡迎報名
【手護文山步道學】課程招生中!
今年文山社大與千里步道協會再度延續守護步道的力量,開辦精彩的「手護文山步道學」課程。
有興趣參與步道守護行動、但錯過去年步道學課程的夥伴,千萬別再錯過報名機會!
【為什麼要手作步道?】
一條步道對山林的影響有多大?
好的步道引領我們看見自然的美景,壞的步道卻可能將沿線的花草樹木、蟲鳥生靈一併摧毀!
【步道學,學什麼?】
「手護文山步道學」帶您認識:維護一條不影響生態棲地、兼顧人行安全的天然步道,並非難事。
從步道環境探索,人文歷史、棲地生態、整體系統觀點,到實際動手做步道。
您將掌握守護里山所需具備的基礎知識和手作技能,成為專業的步道志工。
【課程內容】
▌課程日期:2024年3月5日(週二)起至5月7日(週二)止。
▌上課時間:室內課為每週二晚上19:00~21:30上課,戶外課另安排於週末進行。
▌上課地點:文山社大景美校本部(台北市景中街27號-景美國中內,近捷運景美站2號出口)
▌課程內容:請詳見文山社區大學週課表。
▌課程費用:課程費用共計1600元,若依選課要求完成研習,期末可退保證金1000元。
※本課程開課後即不受理退課。
▌結業標準:(1)缺席不超過3次、(2)作業缺繳不超過3次、(3)參與3/30戶外走讀及5/4工作假期。
符合條件者,即可獲《手護文山步道學》結業證書並領回保證金1000元。
▌其他事項:本課程將進行錄影或照片拍攝,完成報名繳費者,視同同意肖像權授予本校進行教育推廣或成果紀錄使用。
【報名方式】
網路報名僅限文山社大舊生使用,新生請攜帶身分證與課程費用親洽社大辦公室。
【延伸閱讀】
1.《千里步道環島慢行》周聖心、徐銘謙、陳朝政等著,新自然主義出版,2006。
2.《地圖上最美的問號》徐銘謙著,野人出版社出版,2008。
3.《向山,遇見最美麗的山徑》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著,果力文化出版,2014。
4.《我在阿帕拉契山徑》徐銘謙著,行人文化實驗室出版,2015。
5.《步道志工實務手冊》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出版。
6.《手護步道》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著,果力文化出版,2016。
7.《手作之道:築路,與自然對話的山徑美學》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著,果力文化出版,2021。
8.《淡蘭古道:百年里山的長路慢行》周聖心, 徐銘謙, 古庭維, 楊世泰, 戴翊庭, 謎卡, 吳雲天 著,晨星出版,2022。
歡迎您加入 文山社大「濕地生態社」
文山社大「濕地生態社」在今年的新年期間成立了,營造生態友善環境、推廣濕地生態保育的概念,以及透過實際行動恢復濕地生態功能,是社團的三個主要宗旨。
【2023手護文山步道學】歡迎報名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2023年春季班 專案課程介紹
好的步道引領我們看見自然的美景,壞的步道卻可能將沿線的花草樹木、蟲鳥生靈一併摧毀!
從步道環境探索,人文歷史、棲地生態、整體系統觀點,到實際動手做步道,您將掌握「里山」守護所需具備的基礎知識和手作技能,成為專業的「郊山守護志工」。
【報名方式】
請直接在本頁最下方填表報名。
週 |
日期 |
主題 |
內容 |
1 |
4/6 (四) |
相見歡 |
課程介紹與說明 /千里步道協會講師群 |
2 |
4/13 (四) |
從千里步道 到手作步道 |
認識公民守護環境運動-千里步道運動 /徐銘謙 |
3 |
4/20 (四) |
步道志工 「手」護里山 |
手作步道是什麼?里山是什麼概念? /徐銘謙 |
4 |
4/27 (四) |
步道探索: 棲地與環境 |
如何觀察棲地與生態環境、生態系服務與生態多樣性的重要性,以及人類活動在生態系中的角色。 /黃于玻 |
5 |
5/4 (四) |
台北市長距離 步道系統 |
介紹北大縱走與台北淡蘭文化徑 /徐銘謙 |
6 |
5/11 (四) |
步道探索: 人文歷史篇 |
認識文山區的發展與古道人文歷史 /何文賢 |
7 |
5/18 (四) |
步道探索: 自然生態篇 |
認識文山區的郊山生態與文山森林公園的自然環境 /黃世仁 |
8 |
5/25 (四) |
手作步道 與無痕山林 |
介紹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觀念, 手作步道的理念如何與無痕山林呼應? /徐銘謙 |
9 |
6/1 (四) |
與樹共處的綠色城市 |
都市森林維護管理 /馬復京 |
10 |
6/3 (六) |
【戶外課,全日】 手作步道實作體驗 |
文山森林公園步道維護施作(全日課程) /千里步道協會講師群 |
11 |
6/4 (日) |
【戶外課,全日】 手作步道實作體驗 |
文山森林公園步道維護施作(全日課程) /千里步道協會講師群 |
12 |
6/8 (四) |
與森林療癒師 探索自然療癒力 |
初步認識森林療癒,以及都市公園如何促進健康 /謝 萱 |
13 |
6/10 (六) |
【戶外課,全日】 手作步道實地參訪 |
上午:走訪景美山海巡署手作步道/千里步道協會講師群 下午:文山森林公園步道環境之生態探索/黃世仁 |
14 |
6/15 (四) |
結業分享 |
舖面調查方法、結業頒證與學習心得分享 /千里步道協會講師群 |
※本校保有活動變更及取消之權利。
【報名方式】
請直接在本頁最下方填表報名。
【延伸閱讀】
- 手作之道:築路,與自然對話的山徑美學
〈果力文化/2021/12〉
- 手作步道:體驗人與自然的雙向療癒
〈果力文化/2021/12〉
- 我在阿帕拉契山徑—一趟向山思考的旅程
〈行人出版社/2015〉
- 千里步道環島慢行—一生一定要走一段的土地之旅
〈新自然主義/2011〉
英語桌遊體驗設計
2022遊走文山學英語系列
英語桌遊體驗設計
以景美的特色文化景點為主題,邀請實境遊戲專業設計師引導學員進行創意思考,以沉浸式情境學習的方式,在課程中導入遊戲的設計方法,運用大量教具和媒材,讓學員在遊戲中學習英語;並且以桌遊設計為課程核心,發展出英語版的在地導覽桌遊,也讓學習英語的方式更多元有趣。
■ 課程目標
以做中學的方式,了解當今最夯的桌遊設計,並帶領學員從蒐集文史資料到實際完成桌遊製作,讓民眾可以用遊戲化的方式探索文山學風采。
■ 上課時間
9/14~11/30,每週三下午1:30-4:30,共計12堂課
■ 上課地點
木見140共享空間(台北市景美街140號)
■ 授課方式
引導學員進行創意思考,在課程中導入遊戲的設計方法,運用大量教具和媒材,讓學員在遊戲中學習英語。
■ 參與對象
對於桌遊設計有興趣者。
■ 課程費用
保證金500元。出席次數達課程總數3/4或缺席不得超過2堂,並完成成果驗收始得退還保證金。※本課程一旦開課,即不受理退費。
■ 報名方式
請到本頁下方填表報名,或點此報名連結。
■ 注意事項
本課程參與者須符合防疫規定,未施打疫苗或疫苗第 1 劑接種未達 14 天者,應提供 3 天內快篩或 PCR 檢驗陰性證明。
■ 課程大綱
序 |
日期 |
主題 |
內容 |
備註 |
1 |
9/14 (三) |
相見歡 |
課程說明及遊戲設計 |
室內 |
2 |
9/21 (三) |
創意思考&方案設計 I |
遊戲設計方法、桌遊案例體驗 |
室內 |
3 |
9/28 (三) |
創意思考&方案設計 II |
遊戲設計方法、桌遊案例體驗 |
室內 |
4 |
10/5 (三) |
文史走讀 I |
實際造訪在地各重要景點 |
戶外 |
5 |
10/12 (三) |
文史走讀 II |
實際造訪在地各重要景點 |
戶外 |
6 |
10/19 (三) |
資料盤點及英譯 I |
景點導覽資料彙整、討論桌遊設計主題及英譯 |
室內 |
7 |
10/26 (三) |
資料盤點及英譯 II |
景點導覽資料彙整、討論桌遊設計主題及英譯 |
室內 |
8 |
11/2 (三) |
桌遊設計 I |
遊戲的規則歸納及討論 |
室內 |
9 |
11/9 (三) |
桌遊設計 II |
遊戲規則設計、討論與分工 |
室內 |
10 |
11/16 (三) |
桌遊設計 III |
製作中英文版的遊戲與說明 |
室內 |
11 |
11/23 (三) |
桌遊設計 IIII |
遊戲測試與調整 |
室內 |
12 |
11/30 (三) |
成果驗收 |
執行完成設計之桌遊及課後回饋 |
室內 |
■ 主辦單位
教育部
■ 承辦單位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學臺語真趣味-2022閩南語推廣 (秋季班)
學臺語真趣味-2022年閩南語推廣暨師資養成 (秋季班)
本課程推廣以生活情境為學習與運用場景,提升閩南語的日常運用及聽說讀寫能力;師資班主要為學習正確運用臺語文進行意見溝通與協調,並將輔導學員考取閩南語(中高級以上)能力認證能力證明,以增加臺語文師資人才,發展在地樂齡長青活動。
請到本頁下方填表報名,或點此 報名連結。
講師:陳金泉
公視臺語台新聞部臺語文指導/顧問
長老教會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臺語組召集人
◎ 輕鬆趣味學臺語
上課時間:自 111/9/15 (週四) 起,每週四晚上 7:00 ~ 9:30
(原開課日9/8,因適逢中秋連假前一日,故延後一週,調整為9/15開課。)
上課地點:景美國中(景中街 27 號)
課程費用:17 堂課,共計 2100 元
◎ 臺語師資培訓班
上課時間:自 111/9/5 (週一) 起,每週一下午 1:30 ~ 4:00
上課地點:木見 140 共享空間(景美街 140 號)
課程費用:17 堂課,共計 2100 元
請到本頁下方填表報名,或點此 報名連結。
※注意事項:本系列課程一旦開課,即不受理退費。另若因疫情影響,將改採 Google Meet 進行線上教學,並不予以退費。
主辦單位:教育部
承辦單位:社團法人台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